03
2023
-
12
公差带是怎么回事?
公差带是指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带包括了公差带大小与公差带位置两个要素,前者由标准公差确定,后者由基本偏差确定。
公差带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用到的和绝对精确测量尺寸的差的序列。
公差代号大写字母的是孔公差,小写是轴公差,数字越小要求越严格.
简单说公差带越窄,加工的精度就要越高.
尺寸的公差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带是为了方便表示两个互相结合的孔、轴的公称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与公差质检的关系。公差带是在公差带中,代表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或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或尺寸公差带)。它是由公差大小和基本偏差来决定的。
国家标准
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GB/T 1800.1-2009)国家标准规定的20个标准公差等级的孔、轴各有28个基本偏差,孔、轴可以得到很多不同大小位置的公差带(孔有20*27+3=543种,轴有20*27+4=544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如此多的公差带必会造成生产加工的困难。故从经济角度出发,我国对公差带的选择,做出了限制。
H7/h6
H7/h6是公差配合,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H或h是表示 基本偏差,数字7或6是表示公差等级,根据孔和轴的尺寸,然后再加上H7和h6,就可以用公差表查到孔和轴的尺寸公差,
H7/g6是一种十分精密的基孔制间隙配合。其中的H表示孔的下偏差,7是孔的公差等级,十分接近于基本尺寸,g表示轴的上偏差,6表示的是轴的公差等级,比基本尺寸略小。由于孔的尺寸比基本尺寸略大,轴的尺寸比基本尺寸略小,所以二者就组成了一个间隙配合。
以直径Φ20的轴举例,Φ20H7/g6;查表得:
孔:Φ20H7公差为: Φ20(+0.021/0)
轴:Φ20g6 公差为: Φ20(-0.007/-0.02)
由此可以计算出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分别为:0.041和0.007mm
问题:
1:H7/h6与h6/H7有区别吗?
没有h6/H7这种标注方式,这是错误的标注方式,正确的应为H7/h6。
国标中规定:配合代号用孔、轴的公差带的组合表示,分子为孔,分母为轴。
H7/h6是在装配图中的标注法,配合代号由相配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组成,用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用斜分数线时,用斜分数线应与知分子、分母中的代号高度平齐)。
扩展资料:
H7/h6,即可算基孔制,也可算基轴制。这要看以谁为基准,谁为基准配;H7/h6以不同的为基准表达的意思差异很大,具体如下:
当以孔为基准时,H7就是公差等级为7级的基准孔,h6就是6级精度、间隙配合的轴。而当以轴为基准时,h6就是公差等级为6级的基准轴,H7就是7级精度、间隙配合的孔。
图文知识: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是指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公差带与配合的代号及标注 公差带代号:孔 H7 G6 F8 轴h7,g6,f8 公差带代号标注(3种) 1:50H8 ...
理想要素:具有几何意义上的要素,该要素不存在任何误差。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测量时由测得要素来替代,它并非该要素的真式情况。
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的要素,被测要素又科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单一要素: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d圆柱面绕基准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注:黑框内是常用级,括号内为基本级。
注:黑框内是常用级,括号内为基本级。
下一页
相关文章